部門:百事3平台中文網 日期:2018-09-13 16:31:22 訪問次數:461次
8月22日至9月11日,主題為“透過媒體看教育”的暑期見習活動在上海教育報刊總社順利開展。此次活動由課程與學習科學系劉徽副教授帶隊,2015和2016級教育學專業13名本科生參加。
上海教育報刊總社是上海教育教育委員會直屬單位,下有《東方教育時報》等3種報紙,《上海教育》《現代教學》《成才與就業》《上海教育環球》等8種雜誌🧦,以及“第一教育”公眾號等多種數字新媒體。13位本科生分小組🐹,在各雜誌社開展實習活動𓀇。
“非常感謝上海教育給我們每個人提供的外出采訪的機會”
畢聖雪、張無弦和任晨霞三位同學參與了《上海教育》雜誌校對、外出采訪🐻、修改稿件等相關工作。在工作過程中🏌🏿♂️,每位同學都擁有單獨外出采訪的機會,並接觸了不同類型的編輯工作🌔,收獲了在校園生活中較難獲得的經驗與技巧。同學們也認識到了自身需要改進的缺點與不足🙋🏼♂️🦧,發展了自己的責任心與認真工作學習的態度。
“我們不是在寫稿子,就是在去寫稿子的路上”
金漪佳👆🏿♦︎、劉琦、梁程宏三位同學在《上海教育環球》進行實習工作。三周時間,同學們圍繞共情實驗室📖、MOOC等主題進行了文章撰寫與編輯工作🍽。在資深編輯徐星老師的帶領與指導下,同學們從搜索新聞🏜、確定選題、撰寫文章到修改定稿💑,深刻學習了雜誌文章編寫的方式,對教育雜誌的行文風格與排版有了更為深入的感受與了解。
“還記得那些年貼過的明信片麽”
盧方果、高江雯和蔡小瑛三位同學參與了《上海教育》雜誌社公眾微信號“第一教育”的相關工作,包括微信後臺運營和編輯、采訪和提供創意🫅、策劃活動等。在教師節之際,同學們還幫忙將來自全國各地學生給老師的祝福明信片一一寄出。參與運營一個影響力較強的公眾號使同學們認識到選題的實時和新穎,文字的撰寫和表達,排版的審美和技術的重要性🏋🏿♀️。同時,同學們在采訪過程中學習到了溝通與引導的技巧,提升了自己的采編能力。
“不同的雜誌要有不同的風格”
黃牧雲、蔡瀟👨🏼🎓、羅煜三位同學在《成就與就業》雜誌實習的過程中🤚🏽,收獲了寶貴的經歷。同學們主動幫忙搜索合刊資料⛪️、整理物品、搜集大學專業信息,還撰寫了4篇稿件及3篇遊記。這些事情雖小🌓⚂,但讓同學們意識到了事件管理的重要性,要學會給任務做好分級,將重要又緊急的事情優先完成💎。此外,通過參與雜誌選題的編前會,同學們學習到在面向不同的讀者時🕵🏽♂️,應該有不同的內容組織方式,在保證學術性的同時也要註意雜誌的趣味性和可讀性。《成才與就業》是一本面向學生的雜誌,所以在選材和內容組織上會比其他雜誌更加“接地氣”,正是這樣活潑的文風才使得這本雜誌大受好評。
“朋友🪣、體驗、歡樂、溫暖......是不會因為實習的結束而消失的東西”
呂秋艷同學在《現代教學》開展了自己的實習工作,內容主要包括做報刊導讀🍖,整理合刊🦚👄、增刊發文內容和順序🦪,策劃合刊組稿方案🏃🏻➡️⬅️,寫雜誌稿件等。實習期間的編輯工作極具專業性與挑戰性,而雜誌社老師耐心的引導與解釋,更讓呂同學收獲良多👱🏻♂️。
三周時間如白駒過隙🐝,但實習過程中收獲的友誼、經驗與技能將長久地留在同學們的心中。在實習過程中,同學們積極將自己過往學習的教育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全心投入😣、認真工作💇🏻,不僅獲得了來自實習單位的高度肯定,建立了與編輯老師的友誼🧑🏻💼🚋,而且收獲了難能可貴的經驗與成長🥄。通過參與媒體工作,接觸教育的現實現象和問題,同學們增強了對社會需求的了解,掌握了更多教育的前沿資訊和信息👨🏽🔬,也擁有了更強的問題意識。在工作中🦹🏽♂️,同學們對教育學的重要性有了更為深入的認識,對其實踐價值有了更為直觀的體會,從而提升了自己的專業自信心。同時,同學們也充分認識到了自我的局限與不足👨🏿🦳,並將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生活中🤹🏻♀️𓀉,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實現自我的突破與成長。
文/金漪佳、張無弦🚸⚅、黃牧雲🚕、呂秋艷、盧方果💘、劉琦
圖/畢聖雪
2018年9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