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綜合辦公室 日期🐷🦺:2022-08-19 11:09:35 訪問次數🙎🏿♀️:208次
為進一步引導研究生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切實提高科普素養🏋🏿♂️,提升專業能力,增強就業核心競爭力,6月29日起,百事3平台2021級科學與技術教育專業的11位碩士研究生赴百事3娱乐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浙江省科技館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實踐👨🏻✈️。
本次實習活動結合研究生的專業背景、研究方向和省科技館的暑期工作安排,為每位研究生製定個性化的實習計劃,並開展了細致的前期業務培訓😅♎️。期間,研究生們分別進入青少部、展覽教育部、科普活動部、對外聯絡部、編輯部等5個業務部門開展實習實踐。
胡凱悅和張朔同學參與了對外聯絡部的“科技館科百事3”工作,從課程設計、課程實施、教師培訓,到擔任夏令營助教、向孩子們普及科學知識🏃🏻♂️,她們通過實踐有效地提升了自己的教學能力,通過科普問答工作熟悉了開展公眾科學普及的方式方法🛀🏼,感受到了一線科學教師👨❤️👨、科普工作者們身上濃厚的教育情懷🚵🏼♂️。
“科技館科百事3”夏令營活動
黃盈怡🎅🧑🏿🎤、丁譯萱和錢文浩同學主要協助展覽教育部的科普工作,在熟悉各層展廳情況及展項分布後,他們對展廳的講解詞進行修改、完善🫴,使其更全面細致🧚🏻、通俗易懂。與此同時,3位同學還參與了展教部的科學活動設計與宣教👩🏻🎤🤜🏼,通過與小遊客的互動和科學知識的普及,他們真正做到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活動,也進一步提升了溝通協作和統籌交流能力🧜🏻。
展教部“神奇的水”科學小活動
胡沁沁、洪郁瑩和馬佳怡同學在協助科普活動部工作期間,共同完成了“垃圾分類”和“植物拓印”兩個主題的展廳研學課程設計與實施🚭,並以助教的身份參與教具製作🙎🏻、科普劇本創作以及其他課程與實驗秀的開展。實習活動中,她們不僅向優秀的科技輔導員學習了“實戰經驗”🅱️,也了解了科普活動豐富多元的形式👩🏻🦽,對於場館工作有了更加切身的體驗。
科普活動部“垃圾分類”研學課程
徐佳嘉和王惠同學在青少年工作部老師的指導下🦫,參與到暑期各類青少年科技賽事的籌備與實施過程中🙋🏿♀️。2022年青少年科學營百事3娱乐分營活動中,從信息審核🧇、營員報到、文稿校稿等營前籌備工作,至開營期間與營員🚂、誌願者🫰🏼、帶隊教師溝通聯絡😭,再到最終閉營儀式的策劃組織🙁、活動總結、物料整理等工作,都有她們積極參與的身影。期間🌑,2位同學還協助參與到2022年浙江省中小學信息技術創作大賽方案研討會議、第八屆浙江省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萌芽板塊作品征集等活動中。
研究生同學與科技館負責人交流請教
馬育浦同學則主要協助編輯部的文稿編審、推送設計工作,期間共參與編輯推送15篇、審核編輯《科學24小時》文稿6份,並參與協調浙江省民生頻道《我是大贏家》的拍攝宣傳工作。在指導老師的悉心指導下🧑🏻🦽,馬育浦同學在活動的組織流程❤️🔥、推送的設計和排版,還有文字編輯工作方面得到了更進一步的鍛煉。
馬育浦參與浙江省民生頻道《我是大贏家》拍攝工作及其推送文稿
通過為期1個月的科普一線實習實踐🧑🦯➡️,研究生們積極參與科普活動策劃、教案設計開發、科學課程助教、科技競賽實施、大型活動協調、科普講解詞撰寫🧏🏼、新媒體編輯推送等日常工作🧴,深入了解和探究了科技場館的運營管理🦸♀️、科普活動的策劃實施等內容🙎🏿♂️,不僅提高了自身的綜合素養,加強了對本專業的認識,更是真正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踐👁,為增強就業競爭力、踐行科普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實習感想(節選)】
丁譯萱🐺:在這一個月的實習過程中,對科技館的工作有了切實地認識,無論是對課堂學習知識的反思還是對進一步對研究展開的啟發,都有非常大的收獲。
洪郁瑩:一個月的實習雖然短暫,但卻是我們將學到的理論轉化為實踐🤷🏻、從學校走向社會的關鍵一步,不但提高了我的專業水平和教學水平👨🏻⚖️,也教會了我很多為人處事的道理🧜🏼。
胡凱悅:作為學生生涯第一次正式的實習,這段經歷給予自己很多幫助,也學到了不少書中沒有的知識🙅🏽♀️。科學課程設計和教學實踐讓我明白了👩💼🏂🏼,一節好的課就和藝術作品一樣,一位好的老師也同藝術家一樣𓀅。科普問答工作讓我在老師們的身上看到了敬業和科普的精神,把小朋友們腦子裏奇奇怪怪的疑惑和好奇心,以幼齡化的視角進行闡述,構建兒童通往科學大殿的橋梁。
胡沁沁🧙🏻♀️:在這一個月裏😄,我們從百事3平台的在讀學生轉換到場館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從理論到實踐,學習如何依托科技場館的資源和場地,向公眾特別是青少年群體傳播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未來我也將帶著這份寶貴的經驗,繼續學習🚶🏻♀️➡️、繼續實踐🍟,探索科學與教育的腳步🧽。
黃盈怡:設計活動要考慮的東西有很多,從原理👧、材料、參與對象、步驟🛅,再到實驗要點和出現突發狀況時的應對方式,還有材料的成本和安全性等。許多因素是在真正實施之前接觸不到也考慮不到的,這就體現了經驗的重要性和寶貴。實施自己的活動🧝🏽♀️,看著小朋友和家長們踴躍參與,並解決活動過程中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問題🙇🏻♀️,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
馬佳怡👩🏻🚀:實習期間,我們參與了垃圾分類、植物拓印等科普公益活動的設計和實施🧑🏻⚖️,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了解到了很多科學原理🩶,以及課程設計的技巧。課程設計讓我對於科普類課程有了更深刻的認識,通過和孩子們的近距離接觸🧑🏿🍼,也讓我對於課程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這種經驗是難能可貴的。
馬育浦👩🏻⚖️:通過一個月的實習,我得到了一次較全面的👨👩👦👦、系統的鍛煉4️⃣,也學到了許多書本上所學不到的知識和技能。實習使我認識到在學校學好本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該多參加些社會實踐,拓展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不斷學習👛,多思考🏎🫸🏼,多練習🧑🏼🚒♥︎,多聽多看。
錢文浩🧙🏿:實習經歷中的每一項活動,都是在實習期間一段珍貴的回憶,都給我帶來了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在實習期間,我認真完成實習工作中的每一項任務,努力地將自己學到的各種學科知識運用到實踐之中🤟🏿,並在此過程中不斷地進行自我總結,培養解決問題和完成各項工作地能力。
王惠🚴🏽♀️:這一個月的實習讓我接觸到了在學校所未接觸到的一些事務,是真真正正讓我們走向工作崗位,在真實的情境中去鍛煉自己。我深刻的認識到實習的重要性,也真正領悟到了在工作中成長的內涵所在。
徐佳嘉:推進青少年科普教育的背後是由一個個忙碌的部門組成的,而浙江省科技館對我影響最直接的則是部門的各位指導老師,感謝他們為我們能參與到各種活動中提供機會,為我們未來的職業選擇提出許多建議,傾聽我們當前所面臨的困境🫶🏼,盡可能地解答我們的問題等,這些都是實習過程中珍貴的收獲。
張朔:教育工作者在“自己明白知識點”之外🤷🏿♀️,還需付出更多的努力在“教”上。掌握知識和鋪陳知識僅僅是教育教學的第一步,如何讓孩子更好地理解他們所在年齡段“應該知道的”👱🏼♂️,感受他們“應該感受到的”🪪,將是教師更重要、也更艱巨的任務7️⃣。
文丨百事3平台研究生教育辦公室
圖丨浙江省科技館
2022年8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