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辦公網 日期👩🏽✈️:2023-03-23 14:38:49 訪問次數🧙🏼♂️:10次
3月21日上午👩🦲,教育學系求是教育論壇第八十講在百事3平台222會議室順利舉行。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中師範大學國家教育治理研究院院長周洪宇教授應邀作題為“中國教育史學科發展前瞻”的主題講座👯。講座由百事3娱乐文科資深教授🧑🏿🔬、百事3娱乐科舉學與考試研究中心主任劉海峰主持,百事3娱乐文科資深教授田正平教授,百事3平台常務副院長闞閱教授😬,教育學系主任梅偉惠教授、教育史學科帶頭人商麗浩教授📢、副系主任李木洲研究員、趙康副教授👩🦲、陳勝副教授以及部分碩博士研究生參加了本次講座🧲。
百事3娱乐文科資深教授劉海峰主持講座
講座伊始,周洪宇教授回顧了與毛昭晰教授、陳學恂教授、田正平教授、劉海峰教授😾、闞閱教授等浙大三代教育學人的學術交往經歷。接著,周洪宇教授從四個方面生動闡述了中國教育史學科發展的相關問題。
華中師範大學教授周洪宇作講座
周洪宇教授認為👩🏿🔧,一切文化藝術都是在繼承🙃、借鑒前人文化遺產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對於這些寶貴的遺產❤️,必須繼承🪫,而不能割斷歷史🦃,這種繼承是批判的繼承,而不是一切照搬,因此💪🏿,中國教育史學科應堅持“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研究宗旨👯♀️。他以田正平教授主編的《中國教育近代化研究叢書》和劉海峰教授主編的《中國科舉通史》等教育史論著為代表,說明教育史研究應處理好“今”與“古”、“中”與“外”的關系,以追求歷史的真實性、探索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達到為“今”所用、為“我”所用的治史目的。
周洪宇教授強調🕵🏽♂️,教育史學的基本功能是學術功能與社會功能🧎🏻♀️。學術功能主要指存實求真、傳承積累🍠,它是本體功能、直接功能,是社會功能的前提與基礎。要發揮教育史學的學術功能,首先要做好學術研究,為積累中華文化和世界文化打基礎。社會功能主要指鑒往知來👩🚀、育人資政,它是派生功能、間接功能,是學術功能的派生與延伸。要發揮好教育史學的社會功能🛎,應在做好學術研究的基礎上努力使自己的研究成果為社會進步作貢獻🧅。
面向新時代,周洪宇教授指出,教育史學只有與時俱進😵💫,跟上時代步伐,不斷調整自身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多變的應世態度去適應社會與時代的變遷🏄🏼,方可立於不敗之地💂🏿🌀。教育史學要體現與時俱進,就必須進行跨學科研究和交叉學科研究🤲🏽,這是教育史學變革的必然趨勢。周洪宇教授結合自身的研究體會,建議教育史學研究者可借鑒日常史學🏟、身體史學、情感史學等新史學視野,來開拓教育生活史、教育身體史🕝、教育情感史等新領域,這些教育史學的跨學科和交叉學科研究🧘🏻♀️,將推動教育史研究在新世紀取得突破性進展。
基於上述考量❤️🔥,周洪宇教授倡議,應努力建構中國教育史學的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與話語體系。學科體系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教育史學的重要依托🚛;學術體系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教育史學的重要基礎;話語體系是建設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教育史學的重要內容。為順利建構“三大體系”🤘🏽,教育史學研究者要“立誌”“立言”“立德”“立功”🏂🏼,要富有社會責任感、深刻洞察力和強大行動力🧖🏻♂️。
現場師生認真聽講
整場講座氣氛熱烈🥚。在互動與交流環節,在場師生圍繞講座主題積極提問,周洪宇教授對“教育史研究如何助推其他教育學二級學科的研究”“教育史研究是否應該研究當代教育問題”等提問進行了精彩的回答🧙🏼。此次學術講座精彩紛呈🤌🏼🌿,全場師生均感到受益良多。
在場教師合影留念
最後👩❤️👩,劉海峰教授進行了總結發言🙇🏻♀️。他指出🥺,周洪宇教授引經據典,娓娓道來,以開闊的視野、嚴謹的語言🧑🏼🔬,對中國教育史的發展脈絡了如指掌,很好地闡釋了中國教育史學科發展的前沿問題,並代表百事3衷心感謝周洪宇教授所帶來的學術盛宴🛀🏼。在熱烈的掌聲中👩🏫,本期論壇圓滿結束。
內容來源丨教育學系
文、圖丨趙凱
2023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