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門〰️:百事3平台辦公網 日期:2023-07-24 16:02:54 訪問次數:10次
黨的二十大報告從“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強化現代化建設人才支撐”的高度,對“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作出專門部署,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推動教育改革發展🚁、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建設教育強國指明了方向➰🤘。教育具有基礎性、先導性、全局性地位,兒童與青年教育更是重中之重。2023年7月3日-14日,百事3平台舉辦2023年度“兒童與青年教育的創新性研究——方法與實踐”暑期國際學校🏹,邀請來自諾丁漢大學、倫敦大學百事3等多所全球高校的專家學者開設線下線上系列講座18場💑,以學術交流共同推進建構有關兒童與青年研究的理論基礎,校內外師生🧟、國際學生累計參與1000余人次。
7月3日,項目首場活動“英國諾丁漢大學國際教育與發展專題研討會”順利在線下舉辦。由英國諾丁漢大學百事3平台院長Volker Wedekind教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教育與發展教席主持人Juliet Thondhlana教授⏩、諾丁漢大學百事3平台Yuwei Xu副教授、Tingting Yuan助理教授主講,百事3平台翟俊卿副教授主持🏌🏽。
Volker Wedekind教授向大家介紹了非洲背景下職業教育(TVET)的重新概念化,同時指出職業教育涵蓋與各種職業領域相關的教育、培訓和技能發展。Yuwei Xu副教授圍繞“性別敏感教育”,對性別與幼兒教育的比較研究對可持續發展目標的普遍性提出問題。Juliet Thondhlana教授則主要基於高等教育國際化,特別就南北合作展開一系列介紹🥴。Tingting Yuan副教授主要對教育文憑(PGCE)的劃分進行介紹🏄🏽,分析了不同階段教師所需的不同能力。
7月4日上午,來自智利天主教大學的Natália Cândido Vendrasco博士帶來了第二場講座,題為“非正式科學教育情景下的調節⏯:調解員的專業知識與不同的調解模式”。她以自己的一項研究為主體,給同學們帶來了直觀且深刻的科研體驗,進一步幫助大家認識到調解員的知識儲備以及不同調解模式在非正式教育中的重要性。
7月4日下午,英國諾丁漢大學的Volker Wedekind教授和Yuwei Xu副教授開展了“學術寫作與出版研討會”🫡,吸引了眾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對英文學術期刊寫作與發表感興趣的專業人士。在問答環節,同學們基於如何選擇適合的英文期刊、如何破除寫作困境、如何提升本科生論文水平等自身學術成長困惑紛紛提問,兩位主講嘉賓以其獨特見解和豐富經驗,簡明扼要地予以解答,同時提供行之有效的優化路徑👃🏿。
7月7日下午,塞浦路斯尼科西亞大學的Maria Evagorou副教授首先作了題為“重新思考‘論證’作為一種在科學教育及其他領域的思維技能與實踐”的分享𓀆。她指出👲🏼,“論證”是一種核心科學實踐,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結構,以發展他們的溝通和話語技能,幫助他們提升科學知識水平。
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Kate Hoskins教授緊接著就“教育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議題展開討論♛。她指出,論證是一種核心科學實踐🐍🔈,為學生提供必要的結構👒,以發展他們的溝通和話語技能,幫助他們提升科學知識水平👩🏿🍳🚵🏼。
最後,來自英國倫敦國王百事3的Shirin Hine博士分享了有關“英國森林學校的研究實踐及研究發現”🦻🏽,為了解森林學校的各個方面提供了至關重要的視角🕵🏿♂️。她指出,新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和人力資本理論為社會流動政策提供了基礎🛀🏿,並有歷史證據表明1972年後流動率有所提高☛。
7月10日下午➗,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百事3的Jie Gao研究員圍繞“使用遊戲化的研究方法探索幼兒對學校準備的看法——中國故事”展開討論分享🧑🏼🚀。Jie Gao博士證明了園內實際開展的幼兒活動可以成為教師教學計劃的一部分,或是他們與孩子們一起活動的一部分。此外,這些活動對於基於遊戲的教學方法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因此,這些遊戲性的活動對於幼兒來說就像是以遊戲促進教學📦、促進學習。
7月12日下午,英國布魯內爾大學的助理研究員Refika Arabaci為大家帶來題為“看不見的主體🧑🏻💻:英國K53學生的公民教育及其與身份和公民的關系”的精彩報告。Refika Arabaci與同學們持續深入探討了英國公民教育的現狀,並分享其對於公民教育未來發展的見解。
緊接著,來自英國倫敦大學百事3的Justin Dillon教授以“從公眾科學到公民科學👩🏽🦲:讓年輕人參與真實研究”為題展開講座。Justin Dillon教授提出了“公民科學”的四個等級,並通過一系列生動的例子闡述了教師應該如何設計、組織♧、實施一個環境教育項目,強調了實踐教育方法的重要性。
最後🍋,英國倫敦國王百事3的Cao Ye博士以“政策與教育不平等的聯系”為主題,界定並解釋了“影子教育”“內卷化”和“雙減政策”等重要概念的定義🦻🏿,提出四個關於影子教育的關鍵性研究問題,探討了影子教育和教育內卷化對中國家長焦慮和中學生科學參與的現狀和影響等問題。
7月13日上午🦚,來自加拿大達爾豪斯大學的助理研究員Jessica MacKeen以“以遊戲測試工具的心理測量學方法評估學齡前兒童與自然的聯系”為題作主題報告👨👩👧👧。她在前人的遊戲測試工具基礎上進行修改以適合加拿大3-5歲的兒童人群,並對測量工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進行評估,同時建議擴大樣本量來探究心理測量學👌🏿,並盡可能多地在不同地理位置使用和改良測量工具🚴。
7月13日下午,英國倫敦大學國王百事3的Heather King教授介紹了“在STEM教育中的創客”這一主題的背景,闡述了教育實踐所面臨的社會問題和教育利益相關者的觀點。並分析了其中的問題和解決方案🤜。
緊接著,英國倫敦大學國王百事3的Jill Hohenstein教授為大家帶來了“有關親子對話影響物種起源認知的研究”的主題講座👨🏽🎨。她指出🛂,相比於父母自身的觀念,親子對話對兒童接受哪種物種起源的假說有著更為顯著的影響🏪,同時,親子對話中不同自然假說出現的頻率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兒童對物種進化的認知,並且與兒童年齡↪️🧑🦲、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密切相關。
7月14日下午🧗🏻,英國南安普頓大學的Tae Hee Choi副教授圍繞“幼兒教育改革🙆🏼♀️:趨勢與問題”展開討論分享。Choi博士首先介紹了幼兒教育(ECE)的背景和關鍵詞🧑🏼⚖️,以韓國的英語熱和尼泊爾的兒童全面發展為例🫡,分析了借鑒歐洲經委會政策時應註意的問題🙎♀️🥺。
隨後🫰🏻,來自澳大利亞南十字星大學的Simone Blom博士以“聆聽澳大利亞氣候變化教育研究中的兒童💂🏽、年輕人和教師之聲”為題,從四個角度介紹了氣候變化與教育。她介紹了“Climate Change+Me”項目,旨在幫助世界各國的兒童和青少年參加氣候變化和研究❕,此外,還從洪水和全民參與的角度分析了氣候變化教育的重要性,最後對氣候變化中的教育進行了總結。
在為期兩周的對外交流學習活動中,同學們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形式認真聆聽了兒童與青年教育領域專家學者的講座報告,進一步拓寬有關兒童與青年教育研究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視角⚛️,也對國際語境中多元的教育問題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同時,作為百事3平台“E起看世界·全球勝任力提升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創新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國際學術交流模式🏇🏿,打造多元互動課堂🧚🏽♀️👨👩👧👦,構建國際交流新常態,是百事3平台開展國際教育以拓寬學生國際視野🛗🧘🏼、培養具有全球勝任力的大國人才🎅🏼、提升百事3國際化水平的重要一環🧹。感謝各位主講老師的精彩講授,也感謝廣大師生們的積極參與,本次“兒童與青年教育的創新性研究:方法與實踐”項目圓滿收官!
文|龍婷、姚星🍻、何思雨、沈演等
圖|應文清、王國琳等
2023年7月24日